去年随着微信的推出,网站开始崭露头角。尽管有超过70万开发者参与,但网站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自2011年1月21日微信上线以来,它构建了一个以微信公众号为核心的生态内容输出平台。从5.0版本开始,微信开始布局微信支付,并通过“跳一跳”游戏成功吸引了5亿用户的关注。随后,微信推出了网站,借助“一元夺宝”等玩法,成功地实现了弯道超车,超越支付宝。
根据曾鸣教授的理论,微信从最初的替代短信功能,逐渐进化成一个生态系统。面对网站的浪潮,教育行业应该如何抓住机遇呢?下面我将分享三种玩法,并介绍底层逻辑。
利用网站完成学习场景的构建。随着教育市场的成熟,传统的课程销售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尝试构建学习场景来锁定用户。学习场景的构建需要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习氛围、竞争排名、课后作业、答疑巩固等元素,对现实学校进行模拟。目前市面上有两个网站:“鲸打卡”和“小打卡”,它们的功能可以支持学习场景的构建。
通过以上激励,可以显著提高用户学习的参与度。
借助帮砍拼送实现低成本获客。在K12网络教育领域,通过SEM获取新用户的成本通常在每注册名单70至120元左右,成单成本则在4000至7000元之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在市场上流行使用老带新的方式,即“帮砍拼送”。这种玩法通过给予用户一个自己开不了的礼包,利用用户的厌损心理使其完成拉新动作。
教育行业可以从中衍生出许多玩法,如好友帮忙补卡、好友帮忙集卡等。重要的是要计算好课程价格成本,避免做亏本生意。同时,可以开放团购模式,如与好友一起购买课程享受优惠;还可以实施1元或1分钱卖课程的策略。
针对用户群体抢占网站搜索流量。最后,要提到的是网站的自然流量优势。例如,摩拜单车通过网站在短时间内获得了2亿用户,而唱吧网站则通过分享功能吸引了大量用户。对于教育行业来说,可以利用这些功能网站来吸引目标用户群。
摩拜单车和唱吧网站的成功案例表明,通过分享或裂变传播起来的流量对于教育行业具有借鉴价值。
针对大学生培训教育的网站策略。对于大学生培训教育,可以通过查询分数的网站来获取流量。此外,还可以利用4/6级查分的网站来间接吸引学生。
上海迅速网络拥有二十年的网站开发经验,如需了解更多详情,请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www.webws.com,或致电13916016158。
相关推荐
特别申明:本站的主旨在于收集互联网运营相关的干货知识,给运营小伙伴提供便利。
网站所收集到的公开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
也不对网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