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疗行业面临看病难和贵的问题,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如何利用这一东风改变传统医疗行业的面貌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在国内,无论是医生还是医疗设备都相对稀缺。然而,互联网巨头的布局和资本的投入已经让医疗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未来医疗行业将如何发展?让我们以上海迅速网络为例,分享一些看法。据统计,2014年我国移动医疗融资已达到6.9亿,其中可统计的投资事件73件。这表明,移动医疗已成为互联网企业争夺的焦点。例如,百度系的百度医生、阿里系的阿里健康、腾讯也布局了丁香园和挂号网等。
回归医疗的本质,是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难、贵的现状,同时提高医疗行业的效率。这就需要利用互联网工具来实现医院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善病患的就医体验和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移动软件和硬件设备,在线上完成医疗咨询、诊断及健康管理,如病情的症状、挂号流程等,这样就能提前快捷地得到医生的建议,线下则能更精准地就医,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百度医疗采用了数据+智能硬件的策略,百度流量和大数据为医院带来病患,同时医院为百度医患提供多种医院、医生信息,打造服务对接闭环;阿里主要采用“大数据+支付宝”战略,阿里健康、未来医院、天猫医药馆;腾讯则布局融资+微信支付+医疗社交,投资丁香园、挂号网,并以“公众号+微信支付”为自营业务,上线微医疗,利用通讯社交优势,建立医生与病患链接。
丁香园、春雨等也在线下开设诊所,2014年11月,丁香园在线医疗网站发布了线下诊所计划,2015年5月,春雨医生的“春雨诊所”也宣布在全国五个重点城市开设25家线下诊所。通过线上线下完整的结合,充分利用医院和医生的资源,形成闭环。
随着医疗O2O的持续升温,资本也争相涌入。4月,华康移动医疗获2亿B轮融资;5月,移动医疗新锐“一呼医生”完成1000万美元A轮融资;6月,奇虎360与国药国华宣布,双方将共同出资成立电商公司。医疗O2O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贵的痛点,让他们看到了一条更方便看病的桥梁。
然而目前国内的医生资源和医疗技术设备是相对稀缺的,这些又不是能简单的通过互联网+就可以解决的,而且相对一些欧美国家的医生来说,国内医生的服务水平和平均素质不是很高,不能很好的满足病患的需求,即供不应求,另外在国内一些比较好的医院往往是人满为患,而普通医院则是门可罗雀。因此医疗O2O还需要解决的一个方向就是如何平衡两极化的看病。
那么无论是对于传统医院的转型,还是线上医疗开展线下业务,都是一个巨大考验。获取优质的医生:根据数据显示,国内平均每千人拥有1.5个医生,而美国是2.2,欧洲是3.3。所以国内亟需获取优质医生来改善医生稀缺的痛点。互联网医疗一方面可采取与优质的医疗机构建立战略合作,无论医院机构的大小,只在乎医生的个人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培养人才,即自建渠道,通过建立完善的诊疗方案渠道来培训医生。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医疗不是简单的线上的咨询、支付和线下看病,而是应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推行线上营销和用户管理,以此来培养用户习惯。同时,医生、医院需要与病患及时互动,保持医疗的时效性和可预估性,培养病患忠诚度。
共享资源:通过智能设备和在线平台,医院、医生和患者之间可共享医疗资源,让资源和信息有效流动,促进医患沟通,把服务做透。
发展可穿戴设备:未来医院通过将互联网、物联网和可穿戴设备相互结合,将信息技术收集、软件体验和信息交互等融合协同,通过在讲信息上传到云端,并对核心数据进行分析管理,来实现数字化医疗。
相关推荐
特别申明:本站的主旨在于收集互联网运营相关的干货知识,给运营小伙伴提供便利。
网站所收集到的公开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
也不对网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