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迅速公众平台
关注微信联系人
发展农村电商,三大瓶颈待突破
作者:迅速网络 来源:www.webws.com
发展农村电商
瓶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7714万,年增长率高达40.6%;同期农村网民网络购物使用率为43.3%,使用率较上年增加12.1个百分点。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农村电商政策利好频出,农村市场已经成为电商企业抢摊的“蓝海”。
10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完善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缩小城乡数字鸿沟;部署加快发展农村电商,通过壮大新业态促消费惠民生;11月9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农村电商正成为电商领域的大热门,而互联网巨头阿里、京东、苏宁等也纷纷杀入农村电商领域。
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大的市场,早在2014年9月,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并计划三到五年内投入100亿,在中国1000个县、10万个村子建立农村电子商务体系。2014年10月,阿里的农村淘宝服务站在浙江成立,目前阿里的“农村淘宝服务站”已经覆盖了国内27个省,9000多个村,并发展了近万名返乡青年成为农村淘宝合伙人。
而农村淘宝也由之前的“让店老板或店员承接网贷代购等服务”发展成了“引入合伙人模式,主要对象是毕业大学生,对当地村民提供专人服务,迅速提升村民村淘体验度”为主的村淘模式,面对今年的“双十一”,这一年多发展起来的农村电商业务也将首次投入到“双十一”的购物盛宴当中。而为了配合此次“双十一”提前引爆,农村淘宝推出村淘,村民通过下载,能方便的选择自己心仪的商品。
当然,推出此的目的不外乎三,一,最直接也是最受用的,提升双十一销量,虽然目前来说农村网购用户远不及城镇,但中国人口基数大;二,打造爆品,提升产品知名度;三,加强村民对网购的认知度,培养村民的网购习惯,更好的营造农村消费氛围,唤起整个社会对农村电商的关注。
另外,开发小编认为无论是引入合伙人模式,还是推出村淘,只要打通了村民网购意识这一关,未来农村电商的深度发展也会水到渠成,如“网贷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再如,未来在农村医疗、教育和金融的线上环节都可以顺势打通。
京东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就提出了京东农村电商未来发展的“3F战略”;在布局农村电商的策略上,几大巨头阿里、京东和苏宁基本都是先在线下服务建立站点,组成从县到村的地网。但京东方面,以第三方合作的方式,在每个县选择合作伙伴开通京东帮服务店,建立县级服务中心和农村推广员来解决农村电商的推广、支付和配送问题,物流方面则纳入到了京东自身的物流体系,承担起大家电营销、配送等职能。
而苏宁易购本身在三四线城市根植多年,拥有强大的“电商下乡”实力,虽然阿里和京东对农村电商的布局会冲击到苏宁原本在三四线城市电商的业务,苏宁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不久前,苏宁宣布在2015年计划建成1500家苏宁易购服务站,并计划在五年内建立10000家,深入全国乡村,从渠道建设层面打通“农村电商”发展壁垒。不过按照阿里和苏宁目前的关系来看,联手对付竞争对手的可能性比较大。
根据阿里研究院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农村网购市场总量达1800亿元以上,预计2016年将突破4600亿元。尽管农村电商这块“蓝海”同时有着巨头作为先行者的积极布局,以及国家政策利好的扶持,但就目前农村用户的消费观念和整体环境来看,农村电商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少瓶颈,主要体现在消费习惯、“触网”意识不强和物流配送这三个方面。
首先,在消费习惯方面,从消费意识这点出发,人都喜欢贪便宜不错,但也大概都是针对一些高频单价低的产品而言,类似电视、冰箱等低频高价的商品,由于他们传统交易方式已经根深蒂固,再加上对品牌的过度依赖,大多数消费者宁愿花更高的价格到实体店购买,即使阿里的“淘宝合伙人”代购,和京东的“京东帮服务店”等大力推广,短期之类效果可能不会很明显。
其次,在“触网”意识方面,目前来说,留在农村的基本上以儿童、妇女和老人为主,真正对互联网意识强的青壮年基本都不生活在农村,很多农村的互联网中坚力量人群都在城市上学、上班等。而儿童、妇女和老人的“触网”意识相对薄弱,甚至很多都根本没有上过网,在“网购”方面会存在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
再次,物流配送方面,依然掣肘着广大农村电商的发展。很多农村地方,建仓容易,但难的是如何打通物流,流通产品信息并使其社会化。部分地区的物流运输只能到达乡镇一级,并不能深入到村里,难以打开产品的销路;因此物流配送对于农村电商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农村电商作为电商企业紧盯的一片‘蓝海’,可发展空间和释放的利好巨大,只是由于环境和农村用户知识结构的限制,并不如城市电商那么容易‘被开发’,这还需要创业者有足够的耐心和清晰的条理,去解决农村电商发展路上的瓶颈,才能带动农村电商的发展。
特别申明:本站的主旨在于收集互联网运营相关的干货知识,给运营小伙伴提供便利。 网站所收集到的公开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 也不对网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业务联系